開辦1個學生的興趣班 群育學校老師:教育是重視每個學生的需要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8/05/08 13:03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5

分享:

分享:

陳煥基老師認為,每位學生也有不同需要,老師要平等對待,同等重視他們。

為了學生可以去到幾盡?對於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(許校)的陳煥基老師來說,即使只有一位學生有興趣,校方也必投放資源,開設飛鏢班、樂器班等,讓學生去試去學,以應付每個學生的需要。這間約150人的群育學校現已有飛鏢室、band房,更請來教練、樂隊培訓,每個學生都不被遺忘。

群育學校學生常被標籤,近年有校長認為他們的校舍不應設於主流社區,反對他們遷至隔鄰。事實上,群育學校是專為有情緒、行為問題學生而設的中轉站,幫助他們克服問題,立足社會。全港共有8所,位於長沙灣的許仲繩學校是其中之一。

填補「得不到的滿足感」

與學生共處8年的陳老師,加入許校時任職教學助理,期間對教育產生熱誠,轉為全職老師。他形容:

學生很單純,有的更像「宅男」,這裡的學生會「曳」,卻非窮凶極惡,他們經常想吸引老師注意,所以會敲檯敲櫈、頂撞老師,他們也需要認同和滿足感。

很多看來平常的事,對學生卻意義重大,有一幕陳老師仍歷歷在目。

有位學生在測驗中取得90幾分,派卷後問我可否開手機。我拒絕,但學生說:「我想拍照傳給爸爸看。我從未試過測驗拿90幾分,爸爸知道一定很開心。」我隨即說好。

他發現,要令學生開心至與家人分享,對老師來說並非難事,多鼓勵,多讚賞就可以。

不僅是陳煥基老師(左二),許校每位老師也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。(張展陶攝)

重視每一位學生的興趣

求學時期,是成長的黃金階段,發展興趣也在此時。許仲繩學校全校有150個學生,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,但每種通常只有一兩個人想學。陳老師坦言,要開辦一個人的鋼琴班、飛鏢班、舞蹈班,很多學校也未必支援,任憑老師再有愛心,若沒有校方配合,也只能被逼打發學生,令學生失掉機會。

起初,全校想學踩單車的只有一人,想學游泳也只有一人,現在也有校隊了。若校方無法配合,可能從此就劃上句號,無法開發學生的潛能。

最令他難忘的是2年前,只有一個人的飛鏢班:

當時學界不流行玩飛鏢,因為學生有興趣,我們就請來教練,帶他去外面學習。期間,我們發現他不是鬧着玩,於是向校長提議租飛鏢機,以便學生練習。一個學生的興趣,可令學校投放資源,租飛鏢機、請教練,這種情況並不常有。

學校請來港隊代表梁雨恩擔任飛鏢教練。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
2年間,飛鏢隊已由1人增至8人,並於比賽中取得不錯的成績,學校更請來香港飛鏢代表隊的梁雨恩小姐訓練,並開設飛鏢室。

回想當初,一點也不容易。陳老師說,2年前獨自帶學生參賽,情況有如單打獨鬥,公開賽高手雲集,參加者要先在地區賽出線才可進入決賽。那一個月,為了出線,他帶著學生走訪4區:

當學生在長沙灣區未能出線,知道沙田區比賽還未開始,我就駕車載他去沙田。比賽輸了,火炭還未比賽,我就載他去火炭,然後再去大埔區,最終仍未能成功出線。

屢戰屢敗,我也很氣餒。但如果我也放棄,令學生失去動力,那就是真正的句號了。身為老師,我不能比學生更早放棄!

飛鏢隊成員於聯校比賽中包辦三甲,獲校長頒獎表揚。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
陳老師說,縱然落敗,那位學生仍單純地愛飛鏢運動,幾經挫敗,還繼續參賽,終於在聯校比賽奪得季軍。今年雖為文憑試考生,仍繼續練習飛鏢。說到這裡,陳老師不無感慨:「與學生一起經歷挫折,到漸漸看見成就,整個過程很鼓舞。」

除了飛鏢隊,一個人的樂器班也演變成一隊樂隊。今天學校不僅設有band房,琴、鼓、結他、bass等器材也齊備,更請來香港流行樂隊ToNick擔任導師。此外,學校裡還有一個人的特技人班。

ToNick成員(後排左一)擔任band隊導師。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
只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

當外界都以好壞去分類學生時,陳老師表示,兩者的分別主要在於不同的學習需要。學生的需要就像人們去餐廳,需要A餐或B餐。老師就像廚師去滿足他們,沒有說選哪一個餐就是好或壞。

所謂的好學生,若以考進大學為目標,我們就多予學術上的支援;當所謂的壞學生來到,我們就要多與他們建立關係,多給予情緒及價值觀上的指導。所謂的壞學生需要我們花較多時間、心思去教育,就視作烹調一道龍蝦伊麵。

每位學生也有不同需要,我們要平等對待,同等重視。

對他而言,教育除了一個肯講,一個肯聽,在講和聽之間要有耐性。要對學生不離不棄,與他們建立好關係。陳老師不諱言:

如果來到群育學校,對待也無改變,他們會對教育絕望,跌入谷底。我們是最後一道防線,不能失守。

【更多群育學校的故事】

【延伸閱讀】任教群育學校廿載從不放棄「野孩子」 熱血教師:學生沒有好壞之分

【延伸閱讀】遇上亦友亦母好老師 不良少年學會堅持蛻變單車賽冠軍

【更多熱血教師的故事】

【延伸閱讀】不追求名次 陳葒為基層走過9年風雨義教路

【延伸閱讀】幼師棄安穩赴柬埔寨辦學19年:讓貧窮小朋友上學去

撰文 : 黃泳欣 TOPick記者